区块链世界里 谁能创造可信数字资产?

    到底什么能够称为“数字资产”,什么是“电子资产”?之前我比较肤浅地认为,在区块链上的才能叫“数字”,在中心化数据库里的,只配叫“电子”。最近重新思考了一下,有新的看法:关键不在于形态本身是“数字”还是“电子”,这其中的差别,就算不是模糊的,也是牵强的。我们都还记得,19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人们也是说“数字化生存”,而不是“电子化生存”。所以是否存储在去中心化账本里,不应该被视为本质问题。关键在于“资产”。资产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是一个制度安排,本身就有“可信”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的数字资产并不是区块链出现以后才有的,早在互联网时代就早已出现。早期数字资产当中我们最熟悉,就是电商网站里的订单。你通过跟电商网站或者App的交互,创建了订单这样一个数字资产,它是存在网站的数据库里的,但是其意义只有在订单作为一个合约,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最后得到履行,即你确实收到合格商品,而卖家确实收到货款之后,才能够最终得以确认。2003、2004年的时候,我旁观过一个电商网站的早期发展,当时中国电商主要是“货到付款”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快递员或者快递公司收了钱之后玩消失。抽象的说,这就是“订单”在成为真正的“数字资产”之前的艰难探索阶段。后来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托管交易模式兴起,基本解决了电子商务的物流配套和信用问题,使得“订单”真正升级为了“数字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电商行业主要就是搞定了“可信资产创建”这件事情,就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发展。

    回到区块链里,问题就转变为,谁能创造可信数字资产呢?所谓可信,就是指,这个数字资产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承诺能够以很高的概率得到履行。为什么那么多割韭菜的项目呢?因为项目方根本没有能力兑现他们对自己的token所承诺的权利和义务。一旦把问题归结为“创建可信数字资产”,我们立刻就会意识到,有资格创建数字资产的人和机构其实并不太多。你一个nobody,创建100个黄金币tokens,宣传每一个token对应一个古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金币,这谁信啊?不可信就不能称之为数字资产。

    区块链的起步是从比特币开始的,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解决了了这个问题,因为比特币完全没有外在价值承诺,因此也谈不上失信的问题,完全依靠共识赋予内在价值。这种方法很巧妙,但是也没有可复制性。世界上讲不清楚价值承诺,又确实能够建立价值共识的,也只有“钱”这么一种玄而又玄的存在,毕竟抽象的价值尺度有且最好只有一个。现在很多人玩Memecoins,一个内在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你们项目方搞的那些token,声称了一堆价值承诺,都兑现不了。既然如此,还不如来玩memecoins,什么价值承诺都没有,明白了告诉大家我就是白纸一张,反而没有失信的风险。没错,确实没有失信的风险了,但是沦为纯粹的赌盘,其实拟投入其中,亏损概率仍然是无限接近于1的。还是要去围绕“创造可信数字资产”这个主题去分析行业发展的下一步可能是什么。

    RWA确实可能是一个突破口,我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件事的。RWA相比于Web2链下直接交易的突破性好处在于透明和无边界。透明带来信任,无边界带来自由。因为说得多了,老生常谈,大家也就无感了。其实信任和自由,达成一个目标就是天翻地覆。比如,Web2也发展这么多年了,其能力边界和缺点也十分清楚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文明就升级了。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